
俄军这一轮空袭来得又急又重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,集中砸向乌军十个被反复宣传的精锐单位,爆炸声连成排,乌克兰官方口中的“大反攻”还没点火就挨了一盆冰水。
为什么基辅方面数月来高调渲染的攻势,在集结阶段就被拍碎?
8月23日,俄空天军苏-34编队同时升空,航线像一把张开的折扇,覆盖顿涅茨克、哈尔科夫、赫尔松三条战线。
机腹下挂的不是普通铁炸弹,而是加装UMPK套件的FAB-3000与FAB-500,卫星惯导复合制导,圆概率误差缩到五米以内,足够把营级集结区直接抹平。
无人机前出在五十公里外做实时校射,画面回传指挥机,炸弹落点与人员阴影重叠,操作员只需微调一秒,就能把误差拉到零。
乌军前线士兵回忆,爆炸像从头顶直接灌进胸腔,来不及卧倒,冲击波已把耳膜撕破。
这轮空袭最狠之处在于“掐点”:选在乌军旅级单位完成弹药补给、人员补齐、但尚未展开战术展开的六小时窗口。
展开剩余79%俄军情报链把乌军铁路卸货站、公路中转点、前沿弹药库的动态全部串成一条时间轴,空袭像闹钟一样准时响起。
乌军第五独立突击旅在康斯坦丁诺夫卡的临时营地被三枚FAB-3000贯穿,营房瞬间气化,只剩扭曲的钢梁。
第54机械化旅在北尔斯克村的集结区更惨,滑翔炸弹顺着林线低飞,进入末端才拉起点火,乌军雷达连告警都没来得及响。
哈尔科夫沃尔昌斯克的第57旅遭遇的是“套餐”:先是柳叶刀巡飞机把防空车敲掉,接着苏-34从容临空,三枚FAB-500把整排BMP变成火炬。
赫尔松安东尼夫卡村的第34旅无人机连被卡-52用Kh-39逐个点名,操作员刚把平板架起,导弹已从窗口钻进来。
乌军引以为傲的“东方”第3特种团在斯塔拉亚·古塔连人带装备被一锅端,FAB-500的破片把夜视仪、卫星终端、加密电台撕成零件。
最讽刺的是,这些装备上周刚从波兰运来,包装箱上的塑料膜还没拆完。
红军城北侧多布罗皮利亚的夜袭把战争打回最原始的恐慌:征兵中心、警察局、动员办挨炸,征来的壮丁还没领到步枪就被埋在瓦砾下。
乌军高层原本指望用这些“二线人员”填补前线缺口,结果连人带档案一起蒸发。
四名警察营指挥官阵亡的消息由乌国家警察自己发布,字里行间难掩尴尬:特警本来是镇暴的,如今被拉到顿巴斯填线。
尤里·伯拉中校、亚历山大·索洛维扬奇克中校等人的讣告像一串警报,提醒外界乌克兰的战略预备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。
俄军此次空袭并非简单“报复”,而是精确消耗乌军最稀缺的有生力量。
每炸掉一个营,基辅就得从后方再抽一个营,而抽走的营原本负责防守另一段战线,于是漏洞像多米诺骨牌一路倒下去。
西方援助的F-16尚未形成战斗力,爱国者系统被拆成零散小组东挪西补,根本挡不住多点同时突防的滑翔炸弹。
更糟的是,乌军指挥层仍把“大反攻”当作政治表态,时间窗口一延再延,给了俄军从容调整火控参数的机会。
从战术层面看,俄军把苏联时代的铁炸弹改造成精确制导弹药,成本不到西方JDAM的三分之一,却能打出同等毁伤效果。
这种“穷国的精确打击”正在重塑战场经济学:用廉价弹药换昂贵的人头,乌军拼不起。
乌军若想翻盘,必须放弃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幻想,转而用分布式小组、快速渗透、打完即走的方式削弱俄军后勤。
可惜眼下连预备队都填不满堑壕,更遑论重组编制、重训战术。
对基辅而言,真正的软肋并不是丢了几块阵地,而是人力资源的透支速度已超过西方输血速度。
当特警、边防、甚至国土防御旅都被推上前线,后方维稳、征兵、后勤的链条将同步崩裂。
俄军显然算准了这一点,空袭只是表面动作,背后是一套“先炸点、再炸线、最后炸面”的体系化蚕食。
今天端掉十个营,明天就能逼乌军从扎波罗热抽兵,后天赫尔松的桥头堡就守不住。
战争进入第三年,双方比拼的早已不是谁的武器更先进,而是谁能在失血不止的情况下,先把对方的输血通道掐断。
目前来看,俄军通过这一轮空袭,把乌克兰的战略预备队架在火上慢慢烤,而基辅手里的灭火器所剩无几。
如果乌军不能在冬季来临前重建至少三个齐装满员的战役机动集群,那么所谓“2025大反攻”只会停留在PPT里。
届时,俄军完全可能顺势把战线再向西推,一把摁住乌克兰的工业动脉与黑海出海口。
留给乌克兰的时间窗口,正在随着每一次FAB的呼啸而迅速关闭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
发布于:贵州省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